律诗的写作技法 XYo(xr8q9
O3jL)0
gyNw4 2
!q}x{8
f
从现在开始步入律诗的写作。我们曾经讲过,律诗首先要写好中间的对仗联。一直困扰大家的就是这个问题吧,那么律诗的中间四联该如何写? ug#W8pV*?
`QlNmug]
我们把律诗第一联叫起联,第二联叫承联,第三联叫转联,第四联叫结联。那么写好承转是律诗写好的第一步。今天我们就先来讲下,律诗的承转联该如何写。 <Lpa% >~
b2OiYj
T"
我记的给大家讲绝句的时候,曾说过,诗根据内容来说,一般有四种表现方式,分别是写景、抒情、叙事、议论。由这四种表现方式组成绝句的16种常见布局,那么我们律诗的中间四句,也多是由这四个部分组成。 126tBth&
~1zmGJ#,
其实律诗的中间四句,无外乎两种组合,一种是情(议)景,一种是叙(景)议。我们来看下今天要讲解的主题一 情景组合的承转句。我们来看下几个例子: @(JcEhy;
'\u;LBYQy
钱塘湖春行 唐•白居易 j[T4}NoM
de:n6
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? I NNo_b;:
^#DxAf
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 kupgK&C56
afX;3F h;b
%4{.hCsm
y=noZG{
【诗 意】 b%fUNc5
IH37!I6%c
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,湖面春水刚与堤平,白云重重叠叠,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。 ~
% 0?
gH^K.R,Y%
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,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。 b#w>Q/c~R
STh6Tvs[
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,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。 ah"m8t@~
-&TXi?rm
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,欣赏的不够 ,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。 ^qC&'1
&a,9h
zab *|\7q
?8NZV
登金陵凤凰台歌 李白 7g,!ba<
U'Mobw4
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。 r9N8^
}(/=H^T
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。 'w],Uc}_
s=~IGd^0
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。 c}G?BWC
/o{&%u}_
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。 \TP([
+^HU6M^
.Yp-?OI
w!smcn}N
我们只看下中间的两联, A~,lpQ!{
9U[k9A` P
行经华阴 崔颢 R45H%DMlfS
A2D D3bMk
迢峣太华俯咸京,天外三峰削不成。 ldz`y_|v#
KpX\84nj
武帝祠前云欲散,仙人掌上雨初晴。 pD}>uf
.~@rMz3-
河山北枕秦关险,驿路西连汉畤平。 zY+L$2Uj
14@}WXf=d
借问路旁名利客,何如此处学长生。 NrMU@ DK
so li\D\l
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承转第一种表现手法 承转全是在写景。 u:i
*zH^
aGU},[/&K~
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? Mg6;$I;Prm
b(E
9'Y-
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 W<Kz_yA
!R 5Z{?
a
这两句是白诗中的承转联,也是诗中最精彩的部分。从耳中听到的,然后写到眼中看到的景物。这些景物正好串成了一副完整的画面。 \vF;T]/
)fz(/9n\
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。 l{ J:
y
YdET9k
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。 ]}kGIT_r
c9b8=~nI
这是李白诗中的承转联,承联写出了历史的沧桑,转联写出了山河的壮丽。用现在的话说,定格成了一副壮阔的画面。 I#Zuof=
+78`:e:
武帝祠前云欲散,仙人掌上雨初晴。 x4oF[C)#
&C 5zF96=
河山北枕秦关险,驿路西连汉畤平。 Z9c\'L
{G/d|@]N
这个是崔颢的诗中承转联,首联写远景,起句不凡,以华山之高峻和三峰的高矗天际,压倒京都之豪富,暗寓出世高于追名逐利,颔联写晴雨时的景色,这是写近景。颈联写想象中的幻景,描述华阴地势的险要和汉的形胜。这个景物描写的顺序,是由全景远景,写到近景的细节描写。 N> HT0s2X*
}>u!W
讲到这里,我们要回过头来,想下我们讲绝句的时候,讲过全篇都是写景的绝句有三个要点,写景的时候,要注意景物的顺序,还有景物的画面完整性。讲到这里,估计大家有点晕晕的吧。我们再来介绍下,律诗四联。第一联叫起联,可以因事,因景或者直接破题写来,第二联,叫承联,主要是承接第一联。第三联叫转联,可以转入主题情感的抒发,也可以继续由第二联细致描写。第四联,结尾。 0XZ)|+z,
?f[D7_s`
我们李白的诗简单的讲下: of9mBl
k>V-17
登金陵凤凰台歌 李白 lZnL;T
<Q}L G Z
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。 '
]FJ:[
)vyl:2#XG
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。 )C,_}N
WhK@0MM
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。 [LebH.T
q#N(4?8C
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。 6M:S
7
*6`3y#bo
第一联,直接写登凤凰台,第二联,承接,写出了凤凰台近处的景物,吴宫花草,晋代衣冠。第三联,描写了一个远景。第四联收尾,抒发了登台所产生的情感。简单的介绍,不做细致赏析。 jxR<g]Rt
x!c]F^XFm[
我们来归纳下:律诗中间两联都在写景的一种表现手法--移步换景这个是说,景物的描写根据眼中看到的景物去描写。 Y7ly!5^
XR@@c|Yib
要点: 3@5r?+(i
j#57JQn;n
1、景物构成一副完成的图画,重点突出。动静结合。 7xUK9)_?
k|fuuR-k
2、景物的描写顺序有致,不能杂乱无章。 k7_KD`N}
~d6/}4m5]
3、虽是在写景,要把作者的情感藏在里面,这样的景物描写的诗句才有生命力。 Ympm3HB
W[B"'t(WC
这三点要记住。 l8*PK~o{e
_v]2m
(
我们再来看下两个例诗: {PKR:f
4.'nrbtX
精华欲掩料应难,影自娟娟魄自寒. Z_E~g"%:
p/z7<j
一片砧敲千里白,半轮鸡唱五更残. b3(zP\7s
f 3:BrmVm
绿蓑江上秋闻笛,红袖楼头夜倚栏. +,NL b.&%
5{%4%Z}v
博得嫦蛾应借问,缘何不使永团圆! zd#HWev8
4Gh$x
~f
unfR&!lr]J
eEi~ ]
这个是红楼梦香菱咏月的,我们多次举例,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吧。 ||5<mN +
1o?$/+fpK
一片砧敲千里白,半轮鸡唱五更残. i&7Rh#~d
=vbLx$)V=
绿蓑江上秋闻笛,红袖楼头夜倚栏. M
Qtz}
A0;+j%$M}
这个景物描写,由地上写到天上,由千里之外,写到身边。景物的描写是根据心中所想的顺序,也就是说是跟着思绪的起伏而写,我们再来看下,温庭筠的作品。 +2ng
L:
Pzs3hS"
《苏武庙》作者:温庭筠 ;BQmU3DP
c#Y(b` Og
苏武魂销汉使前,古祠高树两茫然。 ?2HwSZN
:4P<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