员工应与企业共同抵御“开不了资”的风险 o! 7+mo5,
近日,某国有建筑企业的职工反映,快过年了,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,企业、社会、媒体都比较关注和重视;反而拖欠职工工资的问题被淡出了视野,成了不是问题的问题。化名李铁的职工说,自己单位职工工资基本没有按时开过,拖欠时间短则一月、长则半年,拖欠仨月俩月成了家常便饭,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多年。尽管职工私下有怨言,但又不好意思找单位讨要,只能理解单位的困难,即便不理解也得理解,真是无奈! pu s~'}_
有的国企拖欠职工工资有两方面的原因:一是企业有钱,却不给员工发工资;二是企业本身就没钱。如果企业是有钱而不给员工发工资就是一个法律问题,员工就必须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;相反,如果是企业本身就是因为一时不景气,一时难以筹措资金而造成拖欠,就的另当别论了。 )rL_`wZ3
如果是第二种情况,我们说“拖欠职工工资”就有点言重了,应该叫“开不了资”, “拖欠职工工资”和“开不了资”虽然意思一样,但“拖欠职工工资”就是一个纯粹的法律问题;而“开不了资”也是个法律问题,但更多的是个民事问题,民生问题,需要我们慎重考虑。 z.{U:a)Qt.
有的国企拖欠职工工资是实属无奈,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,许多领域销售不畅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,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,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,国有企业资金回笼不畅,已逐渐影响到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。虽然国家为了刺激国内市场,扩大内需,投入了大批的资金,收到了一定的效果,但大多国有企业仍处在举步维艰的艰难时期。国有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,摆脱销售市场不畅的过程中,难免会出现一时的经济不景气,一时的资金周转不畅的现象,在这个关键时期,企业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。企业一方面要抓住机遇,应对市场风险,一方面还要千方百计的筹措资金既保证生产的正常运作,还的保证员工的工资不被拖欠。从企业的角度讲并不想拖欠员工工资,只是一时难以周转。 x-0/!mN7
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,要考虑到企业的难处。企业首先要交税,还要购买材料,发展生产。资金一时不到位,影响了员工的正常开资也是无奈。“ 不了资”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,还是一个民事问题,处理不好,不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,还影响到一方的稳定。员工应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。企业不是有钱不给大家开资,而是有难处,一时筹措困难。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,看到企业一时开不了资,要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待问题,不能只看当前,不看过去。我们要多想想企业的过去,多想想企业曾经的辉煌,曾经给我们的好处,企业有恩与我们,我们绝不能凭一时之勇或一时想不开,盲目的、无组织的去和企业闹事,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,还会使问题激化。既影响了企业稳定发展又给企业造成了不良影响。员工可以通过工会组织向企业说明情况。其实,企业比我们更着急,有钱又何尝不给大家发呢?在这个时候,国有企业要克服官僚作风,放下身子,与员工同甘共苦,给员工做好解释工作,说明只是一时拖欠,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给大家开资的,让员工吃上“定心丸”。 *F_SPyW0
国有企业在面对市场销售不畅、经济不景气的困境时,要想方设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。只要大家一起想办法,群策群力,办法总比问题多,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 `d1!0av[
我们的企业也曾遇到过一时开不了资的问题,但我们的矿长会在第一时间给大家开“稳定军心会”,首先给大家做好解释工作,然后让大家各抒己见,想出应对的办法。 4=x|E%e
经过大家讨论,一致认为在不断挖掘销售潜力的基础上,要花力气把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下来,要员工人人参与,个个想办法。大家在各个生产环节都来想办法,共同想办法,共同应对风险。 uA,S$` c
我矿及时提出了降本就是增效的经营理念,从生产一线到后勤机关,掀起了“节支降耗”的大行动,员工人人参与,个个出力,从节约一张纸,一度电,一个螺丝钉,一块铁入手,能回收复用就回收复用,对全矿井下和场面所有的废弃材料逐一筛选,能用就用,能改造就改造。车间班组是节支降耗的前沿班组,对班组员工进行“厉行节约,反对浪费”和“节支降耗,降本增效”的教育,使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降低成本就是在实现利润。经过各个车间、班组、科室的共同努力下,我矿节约了几千万元的生产成本,成本由原来的450多元/吨,下降到300元/吨左右,节约了150元/吨,为全矿资金周转赢得了一笔宝贵的资金。现在,我矿到处都能看到班组员工的新做法,新想法。降本增效已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动。降低了成本,节约资金,增加了效益,我矿不仅将迟发的工资给员工不上来,还增加了员工的工资,每月还增发800元的安全生产效益奖,员工们都享受到“节支降耗,降本增效”和“厉行节约,反对浪费”的好处,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 {MQn(#e& |